【奔赴田野·记者基层行】宁家坪镇双凡村:100余亩黄姜喜迎丰收 带动群众增收致富
2024-11-11 09:19:15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攸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付静 | 作者:左振华 黄毅君(实习)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300

立冬时节,暖阳和煦。宁家坪镇双凡村种植的小黄姜迎来丰产丰收,片片姜地姜香四溢,村民们忙碌采收,一颗颗色泽鲜艳的小黄姜,铺就出致富“黄金路”。

走进双凡村这片狭长的生姜地,只见二十余名村民正在地里拔姜、给姜擦泥、分拣、装袋,各个环节分工明确、紧密协作,刚挖出来的小黄姜气味浓郁、色泽鲜亮。

双凡村地处攸县、醴陵两县(市)接壤的彤岭大山山麓,属低纬度、高海拔地区,境内冬暖夏凉,土质疏松肥沃,适合种植小黄姜,产品因质地鲜嫩、辛辣味浓等特点在攸县乃至全市都小有名气,曾一度出口越南、泰国等东南亚国家。但在21世纪初生姜产业渐渐没落,村民们甚至弃种生姜。2023年,该村80后村书记王敏启动“生姜复活计划”,通过“村书记带头+党支部+农户”的发展模式,成立专业合作社,在村里流转抛荒地100余亩大力发展小黄姜种植,现在小黄姜和辣椒、茶油已成为当地三大特产之一。

宁家坪镇双凡村党总支书记王敏:“像我们这个姜,稍微掰一下,就能闻到很香的姜味。一般餐饮行业都比较青睐我们这种小黄姜。尤其是在足浴等养生领域,对姜辣度的要求更高,因为辣度越高,对人的血管和神经刺激越强,所以我们的小黄姜非常受欢迎。”

据测算,今年双凡村100余亩抛荒地种植的小黄姜亩产可达3000公斤,总产量30多万公斤,按每公斤6元计算,总产值约180万元,村集体经济(含下年姜种)预计创收60万元,为山沟里的父老乡亲创造了300余个劳动就业工日,劳务总收入预计达45万余元。

村民张爱林:“村里搞这个小黄姜还是做得很好,像我们这样的年龄到外面赚钱赚不到,我们男的做一天也有150元一天,女的是110元一天,村里还管一餐饭,增加了我们农民的收入。”

随着国内外调味品生产、消费均呈上升趋势,市场对生姜加工产品需求量进一步加大。为提高生姜产业的附加值,该村决定依托科技创新,计划明年投资引进一批现代化生产设备对小黄姜产品进行深加工,在满足市场消费需求的同时,最大限度挖掘和增加生姜产业的经济效益。

宁家坪镇双凡村党总支书记王敏:“第一个就是做食品类,你像泡姜、盐姜,还有一个就是做那个姜粉,这个就销售面积更加广了,因为可以除了食用,还可以做保健,这样就能够充分发挥姜的价值,这样做的话就完全可以把一产跟二产完全结合起来,更进一步能够壮大村集体的经济收入,而且能够进一步打造我们双凡村的‘一村一品’小黄姜。”


一审:刘洁琼丨二审:蔡晓雅丨三审:刘峰

监制:吴辉兵

责编:付静

来源:攸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
攸县新闻
成长ABC
攸视频
直播视频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